在中國古代,“元旦”原本指的是現在的農歷春節,還有“端日”、“元正”等稱呼。而“春節”、“新年”以及“元旦”等名稱和日期的確定,也經歷了一個比較長的演變過程。
古代“元旦”二字有啥含義?
說起元旦,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可以理解為“首日”。
“元旦”的“元”有開始、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是一個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象征地平線,結合起來象征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所以,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據說,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一元初始,萬象更新。古代的元旦十分受重視,晉代有個名叫辛蘭的詩人,寫過一首《元正》:“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的便是當時元旦的熱鬧情景。
古代“元旦”起源于何時?
實際上,中國古代的“元旦”,據說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晉書》中記載:“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雖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從未改變,但由于歷法原因,正月初一的計算方法,在西漢武帝之前并不十分統一,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不一致。
舉個例子,古時候的夏朝使用夏歷,夏歷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但到了商朝,商朝使用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歷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決定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也就是說,這時候的“元旦”變成了“十月初一”。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基本結束之前“變來變去”的狀態:漢武帝太初元年,鄧平等人創立“太初歷”,重定夏歷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歷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春節”名稱的由來
時間走到了1912年,那一年1月份,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關于頒布歷書令》,要求內務部編印新歷書,隨后又規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
由此一來,在中國出現了兩種歷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陽歷”,作為公共行政、國際交往等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沿用的“農歷”,服務于農時與日常生活。
1914年1月,當時政府的內務部在給大總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后來只有“元旦為春節”被批準,所以傳統農歷新年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名稱被擱在了公歷的1月1日。
不過,民俗專家蕭放說,盡管當時的政府一直在推行公歷,后來甚至還強令不準過舊歷年,嚴禁民間過春節貼春聯等民俗活動,但老百姓不買賬,日常生活還是按照舊的年歷來過。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成為人們歡度的節日,傳統年節也受到了應有的關注。
(轉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