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調顆粒來源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以川芎、羌活、白芷、細辛、荊芥、防風、薄荷、甘草八味入藥,精選品質上乘之地道中藥材,采用現代制藥技術,精制而成的純中藥復方制劑。臨床及藥理研究表明:川芎茶調顆粒具有活血化瘀、活絡通脈、疏風止痛、解表散寒之功效,適用于風邪頭痛,或有惡寒、發熱、鼻塞。
頭痛是指頭顱內外各種性質的疼痛,頭痛的病因包括顱腦病變、顱外病變、全身性疾病及神經官能癥。其中顱腦病變引起的頭痛主要是感染、血管病變、占位性病變、顱腦外傷以及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等。顱外病變引起的頭痛主要是顱骨疾病、頸部疾病、神經痛以及眼耳、鼻和齒等疾病所致的頭痛。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頭痛主要是流感傷寒等急性感染,高血壓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中毒、尿毒癥、低血糖、貧血、肺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所致頭痛。此外,神經官能癥引起的頭痛主要是神經衰弱及癔癥性頭痛等。
顱外各層組織及毗鄰組織對痛覺均比較敏感,顱內組織對痛覺敏感只限于一部分血管及軟、硬腦膜,顱內外的痛敏結構受到各種病變損害時,可引發各種性質的頭痛。頭痛的發生機制有以下幾種情況:
1.血管因素:各種原因引起的顱內外血管收縮、擴張以及血管受牽引或伸展均可導致頭痛。
2.腦膜受刺激或牽拉:顱內炎癥或出血刺激腦膜,或因同時發生腦水腫而牽拉腦膜引起頭痛。
3.神經因素:具有痛覺的腦神經和頸神經被刺激、擠壓或牽拉均可引起頭痛。
4.肌肉因素:頭、頸部肌肉的收縮也可引起頭痛。
5.牽涉性因素:眼、耳、鼻、鼻竇及牙齒等病變的疼痛,可擴散或反射到頭部而引起頭痛。
6.神經功能因素:神經功能紊亂可引起頭痛。
對于頭痛的治療,可采用硬膜外血斑(EBP)療法、經皮電刺激神經法(PENS)對頭痛進行非藥物治療,也可使用環氧化酶-2抑制劑、曲普坦類藥物、氟哌利多、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肉毒桿菌毒素等進行藥物治療。其中環氧化酶-2抑制劑類藥物羅非考昔用于偏頭痛治療,具有輕到中度口干、頭暈、嗜睡、惡心、消化不良、感覺異常及無力等不良反應。曲普坦類藥物阿莫曲坦、依來曲普坦、夫羅曲普坦等用于偏頭痛以及與月經相關的偏頭痛治療。氟哌利多適用于嚴重急性發作的頭痛,但具有較高的中樞系統不良反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坎地沙坦可以有效的預防偏頭痛的發作。
在藥物治療頭痛方面,不僅西藥表現突出,中藥亦是效果甚佳,尤其川芎治療頭痛來源已久。《素問?太陰陽明論》說:“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故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六淫邪氣以風為帥,侵犯人體后循經上擾或直接襲于上而導致經絡不通而頭痛。外感頭痛,關鍵在于祛風。川芎具有祛風通絡之功,故可治療頭痛。中醫“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東垣也認為“頭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
川芎茶調顆粒中以川芎為君藥,荊芥、薄荷為臣藥,羌活、白芷、細辛、防風為佐藥(亦為引經藥),甘草為使藥,共奏其疏風止痛的功效。
據研究表明:川芎茶調顆粒具有鎮痛、鎮靜、防止血栓形成、預防腦損傷、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熱發汗等藥理作用,能降低靜脈血管壁對白細胞的粘附,血流速度加快,提高紅細胞和血小板的電泳率,減少微循環內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反應,使已集聚的血小板解聚。顯著降低腦部血管的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減輕因缺血缺氧所致的腦組織損傷,提高腦抗缺氧能力,達到活血化瘀、活絡通脈、疏風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治療多種原因所致的頭痛,如偏頭痛、神經性頭痛、血管性頭痛、腦外傷后遺癥引起的頭痛,腦梗塞,周圍性神經麻痹、鼻炎、鼻竇炎所引起的頭痛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