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坐上“健康致富”快車
——農工黨中央同心幫扶大方縣群眾奔小康側記
“同心同行同向前,同心助醫民心甜。照光化驗不進城,防病治病到家庭。醫院溫馨人性化,康復休息有花園。病房按了呼叫器,換藥打針不麻煩。”這首在大方縣農村廣泛流傳的順口溜,真實地反映了農工黨中央幫助大方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獲得的贊譽。
農工黨中央作為統一戰線幫扶畢節試驗區的部門單位,20多年如一日定點幫扶大方。“大方不脫貧,農工黨不脫鉤;大方脫了貧,幫扶不斷線。”這是農工黨中央幫扶大方縣的持久恒心。自2010年7月以來,為踐行同心思想,農工黨中央發揮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突出優勢,圍繞“同心助醫”工程幫助大方縣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圍繞藥品食品產業幫助大方縣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助推由大方縣實施的畢節試驗區同心藥品食品產業園區建設,讓群眾坐上“健康致富”的快車奔向小康。
沒有健康,哪有小康
“沒有健康,哪有小康。”兩年前,農工黨中央有關領導來大方縣調研時,曾留下這樣的話語。
群眾的健康,在于構建城鄉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醫。
農工黨中央在幫扶大方縣的過程中充分展現了這一主題。
4月15日上午,大方縣羊場鎮衛生院一樓的五六間治療室里,井然有序地擺放著各種醫療儀器,內科、兒科、婦產科、檢驗科、放射科、B超室、心電圖室等科室齊全,醫生們正在忙為病人就診。二樓的26張床位全躺著輸液病人。
衛生院院長胡麗介紹,在農工黨中央的幫扶下,羊場鎮衛生院獲得了170多萬元的醫療設備,還配備了“流動醫療服務車”,幫助培訓醫療人員。過去衛生院里只有五 六名醫生護士,看病的人冷冷清清,老百姓生病是“小病在家熬,最多撿點藥,大病往縣城跑”,2011年醫院的年收入才30萬元。現在是“有病就到衛生院,花上50元的門 診費就能治療”,老百姓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來源于農村醫保的實施和鄉村醫療條件的改善,農工黨中央的幫助促進了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在大方縣迅速形成。2012年,羊場鎮 衛生院醫務人員增加到30人,醫院年收入提高到170多萬元。
順便與幾位病人閑聊。“我是羊場村蓮花組的,我每年要跑醫院四五趟治病。現在看病方便了,治療完了可以回家做事情。”名叫馬遠錫的老人說。另一間病室里,住著的 兩位男女老人是親哥妹。哥哥叫余廷貴,家住朱仲河村;妹妹叫余廷芬,家住穿巖村。“我沒有成過家,是一個人過,生病了打電話給妹妹家,就來到了醫院。妹妹到醫院 看我,順便就住院。”余廷貴說,現在看病不交錢,鄉鎮的醫療條件好,有病就往醫院跑。
與鄉鎮衛生院治病的職能相比,村衛生室主要是搞好預防。在羊場鎮穿巖村衛生室,衛生室工作人員陳明會介紹,村衛生室的主要職責是預防保健和解決一般小病。她的工作重點主要是進入農戶家,了解群眾的健康狀況和搞好預防,對于健康狀況差的人經常訪視,掌握他們的情況,讓他們得到及時治療。
深入大方縣的其他鄉鎮,鄉村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與羊場鎮大同小異。自2010年7月以來,為踐行“同心”思想,打造“同心”品牌,農工黨中央協調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 展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中恒集團在畢節試驗區開展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貴州畢節貧困山區同心助醫工程”項目。在大方縣投入4600萬元,用于培訓基層衛生人 才,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促進醫藥衛生制度改革,樹立標準化建設示范,幫助解決西部貧困山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取得卓著成效。
——服務條件全面改善。在2008年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天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出資387萬元為大方縣援建83所村衛生室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同心助醫工程”項目,全面完成32所鄉鎮衛生院和164所村衛生室標準化改造,努力構建“農村半小時、社區一刻鐘”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圈。
——服務能力逐步提升。項目為各鄉村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了2013件醫療設備和2787件服務設施。全縣共有1981人次鄉村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得到“同心助醫工程”項目培訓,改寫了過去有部分設備基本無人才的歷史。
——應急救護初顯成效。“同心助醫工程”項目投入約679.2萬元,省衛生廳投入143.76萬元,共為大方縣人民醫院配備了兩輛“流動醫院車”,為所有鄉鎮衛生院、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大方鎮防疫保健所配備了“流動醫療服務車”,并為每個鄉鎮衛生院培訓兩個以上急診急救組,縣內所有醫療救護車全部統一服從縣120指揮,初步建 立起了縣內的急診急救網絡,和具備了進村入戶服務的條件,為保障廣大農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眾得到真正實惠。從2011年下半年起,農村一般病、常見病患者首選在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就醫的比例逐步提高,許多重癥病人在縣級以上醫院接受必要的治療后就回到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繼續康復,在農村就可以享受到與縣城醫院差不多的待遇,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重病不出縣”的目標。
同心謀藥業,群眾“發藥財”
“我們公司來大方投資,看準的就是大方天麻產業的后發優勢。”貴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傳方用市場眼光分析,在全國邁向同步小康目標的時代特征下, 人們的消費將從汽車、住房、家電等生活必須品向健康衛生、旅游休閑轉移。發展中藥材產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為何選擇大方縣投資藥品工業?王傳方說:“農工黨貴州省委牽線,真正深入大方考察,感覺這里投資環境好,土壤和氣候適宜中藥材種植,具備發展藥材工業的‘天 時、地利、人和’條件。”
“同威公司”選址位于大方縣東關鄉的畢節試驗區同心食品藥品產業園區,目前已經建成標準化廠房,今年5月可以投產。
“黔中無閑草,遍地皆靈藥”。大方縣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成為中藥材的“天然藥庫”,享有“中藥材之鄉”美譽。農工黨緊扣這一優勢,幫助該縣制定了《大方縣 中藥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為讓中藥材產業的種植基地迅速上規模,農工黨中央積極引進外來公司建基地,該縣積極鼓勵本地中藥材公司建基地、鼓勵農 民組建專業合作社建基地,采取以獎代補、直補農戶、企社農一體化等多輪驅動中藥材產業發展,帶動千家萬戶群眾增收,使中藥材產業基地迅速擴大。目前,在農工黨中 央的積極引薦下,已經有廣西梧州中恒集團、重慶九方源公司、貴州信邦制藥有限公司等10余家外來企業入住建基地,本地不少中小型企業、農村合作社也紛紛轉型種藥。 2012年,大方縣中藥材產值達到了16萬畝,帶動全縣農戶人均增收達500多元。中藥材種植已覆蓋該縣所有鄉鎮,形成支柱產業。預計2015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30 萬畝以上,實現中藥農業產值35億元,中藥工業產值47億元,2020年將達70萬畝以上,中藥工農業產值將比2015年翻一番。
工業企業是拉動農業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大方縣在農工黨中央的支持幫助下,通過建畢節試驗區同心食品藥品產業園區,讓藥材就地加工增值,解決藥材的銷售問 題。目前,面積15.44平方公里的畢節同心食品藥品產業園區建設經過努力,總投資2.65億元的同心大道、神農大道工程已近尾聲,盈田集團總投資5億元的20萬平方米 的標準化廠房已經基本結束,總面積5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二期工程正抓緊施工,目前園區共引進企業26個,現已建成投產3個,建成試生產1個,共計引資32.9億元,已 落地資金21億元。與此同時,結合大方縣即將展現的交通樞紐優勢,農工黨中央積極呼吁、爭取各方支持大方縣建“西南中藥材交易市場”,發揮中藥材產業的區域輻射和 帶動作用。
讓企業把握市場,把農村建成食品藥品產業園區的“第一生產車間”,大方縣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思路明晰,勢頭強勁,種藥致富已經深入人心,一批種藥材鄉鎮形成, 一批種藥大戶出現,一批農民獲得實惠,成為大方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亮點。4月15日,在羊場鎮羊場村壩子寨,肥瘦不同的地塊里生長著各種藥材,種藥大戶蔣正梅 介紹,自己承包了100畝土地種藥,藥苗都是自己育的本地當家品種,花去的投資只是土地流轉費、肥料和小工費用共約10萬元,估計有60萬元的產值,可以實現利潤50萬 元。此外,她還與當地濟民合作社共同承包土地200畝,由對方投資,自己出技術管理,效益對半分成。兩項相加,就等于一個“百萬富翁”。她還謙虛地告訴記者,她不 是這里最大的藥材種植戶,吳學剛、余廷富兩人種植的藥材就有900畝。“我們承包土地往往是三年的時間,請當地農民在自家地里務工,三年一結束,鄉親們學會了種藥 材技術,往往把土地留下來自己種藥材,我們又到其他地方租地。”蔣正梅的話語透露著這樣的信息:大方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從鄉土能人、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公司中 點燃產業之火,不斷向廣大農民中間燎原。發展這一產業的終極目標,是群眾搭上致富的快車奔向小康,其中的有力推手,是在農工黨中央的幫扶下,政府主導中藥材產業 成規模發展和工業化的強力拉動。
農工黨中央對大方醫療衛生和中藥產業發展的幫扶,為大方縣建成全面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