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水窮,不妨歇歇,整理整理思緒,懷揣著赤子之心,再行征程。
我們需要這樣的過程,起起落落中轉變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可算作完滿。
感慨,將職業當作事業,并竭盡智慧為之奮斗終身,是多么堅毅豪情的壯舉。人本主義心理學創始者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從低到高逐級提升,一旦滿足了缺失性需求后,必然指向成長性需求。假如將職業的成就比作“缺失性需求”的滿足,那么,對事業的熱忱則是“成長性需求”的實現方式。由“職業”過渡為“事業”,不僅僅是從青澀轉向成熟、從感性轉向理性,更是思維方式的嬗變、EQ的躍升。
不可否認,總有那么一段時光我們心有介懷。在介懷的歲月里,是祥林嫂式地訴說遭遇,還是緩釋不良情緒,結果會很不一樣,正如《哈姆雷特》所述“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臨床心理學家埃利斯創立的合理情緒療法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緒及行為后果,而不是誘發事件本身。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只有改變了不合理信念,才能減輕或消除存在的情緒困擾。在我看來,愉悅的心境,總能迸發無限的靈感。
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曾經的怎樣,在浩瀚無垠的歷史中,不過是恒河沙數;于人生,過眼云煙耳耳。一味執念,只會沉浸;超脫過后,才能勾勒出最曼妙的畫卷。昔日蘇軾貶居黃州,卻能豁然提筆“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頗有幾分閑云野鶴般的泰然。推及佛陀頓悟,得玄奘意譯,告誡世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煩惱皆因虛妄,何不嘗試放空,以空性的智慧覺悟諸法實相,以獨抒的性靈斷除本不應有的煩惱障。
行至水窮,索性仰望蒼穹,云卷云舒,由他漫隨天外。